行業動態-深圳龍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 新聞動態

    News

    走進國網山東:特高壓電網智能運檢的“齊魯樣板”

    2018/11/21 10:50:12

    走進國網山東:特高壓電網智能運檢的“齊魯樣板”

    2018-11-05 18:23:47 中國網財經  暢帥帥

    中國網財經115日訊(記者 暢帥帥)特高壓是我國電壓等級最高、輸送距離最遠、覆蓋面積最廣的清潔能源輸送工程,也是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力裝備技術,更是我國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項目。2015年,中國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提出“探索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倡議,全球能源互聯互通的關鍵基礎正是特高壓。

    齊魯之地的特高壓

    跟隨著國務院國資委“新時代·走進新國企”活動,記者走進國家電網山東公司,探訪特高壓電網的建設和檢修。據介紹,山東成為近年來特高壓電網建設的主戰場,并逐漸形成了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的交直流混合大電網。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依托智能運檢提升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形成了特高壓智能運檢的“齊魯樣板”。


     

    檢修工人正在百米高空檢修高壓線路 中國網財經暢帥帥 攝

    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記者來到位于黃河邊上的±660千伏銀東直流系統的線路檢修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銀東直流系統是世界首條±660千伏直流輸電示范工程,西起寧夏銀川東換流站,東至山東膠東換流站,線路全長1333公里。作為銀東直流跨區電力交易的窗口,這個系統也為山東省電力用戶跨區直購和京津地區電力援疆交易提供了高速通道。自2016年初以來,膠東換流站跨區直接交易電量占總輸送電量的比重超過了1/3。

    據介紹,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山東電網負荷五創新高,最高達到了8165.3萬千瓦。正是這些“電力高速路”將1700萬千瓦來自外省的清潔能源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山東,保證了充足的能源供應。

    無人機讓特高壓電網巡檢“一鍵完成”


     

    工作人員正在做無人機起飛前的準備工作 中國網財經暢帥帥 攝

    隨著特高壓輸電鐵塔數量的增加,如何提高線路檢修效率和安全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國網山東檢修公司無人機作業班班長李增偉向記者介紹,山東電力自2013年開始推廣輸電線路無人機巡檢應用,經過多年發展,山東電力檢修公司無人機裝備及人員規模不斷壯大,現有各型無人機50架,合格資質人員43名,同時巡檢里程也逐年增長,年均巡檢桿塔達5000余基,線路運維精細化水平也持續提升。


     

    國網山東檢修公司各種型號無人機展示中國網財經暢帥帥 攝

    同時,國網山東電力還首創了無人機全自主精細化巡檢技術。記者在現場觀察到,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無人機一鍵起飛、自動巡檢,僅用20分鐘便完成了兩基雙回桿塔巡檢工作。李增偉告訴記者,對比常規人工操作,無人機巡檢效率提升了2倍。

    李增偉解釋,該項技術的飛行線路是基于激光雷達掃描精確定位規劃飛行軌跡;任務載荷拍照控制是利用機載視覺模塊識別桿塔絕緣子、金具等對象來控制任務設備拍照;圖像自主命名歸檔是依靠提取無人機拍攝圖像的精確位置點,依次歸類至線路桿塔及相別,并實現自動命名;缺陷自主智能識別則是依靠人工智能,通過組建輸電設備缺陷庫并大量學習計算,計算機自主識別無人機拍攝的圖像是否存在缺陷。

    伴隨著“特高壓入魯”腳步不斷加快,國網山東電力管轄設備的規模也不斷增加,以目前的隊伍數量,提升運檢管理水平成為國網山東電力的重要課題。李增偉告訴記者,國網山東電力正深化3D智能管控平臺建設,接入長清、大澤等4站在線監測數據,長清站自動巡檢基本替代人工例行巡視,年內將推廣至15座變電站,常規例行巡視周期將由3天延長至6天;加裝3500套線路可視化裝置,年底達到7300套,覆蓋所轄線路桿塔總數三分之一,實現煙火、施工、異物等隱患智能識別率100%;深化無人機應用,增配11臺單兵無人機。

    一流的隊伍讓“智能電網”更生動

    據介紹,國網山東電力公司三年中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80%以上的創新成果應用于生產一線,同時涌現出王進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創新與勞模精神蔚然成風。


     

    國網山東電力檢修公司王進 中國網財經暢帥帥 攝

    國網山東電力檢修公司王進是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記者了解到,早在2009年,王進便開始了±660千伏直流線路帶電作業工作的探索,光屏蔽服就實驗了上百種材質,電位轉移棒也嘗試了20多種方案,其自主研發的“±660伏直流架空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和工器具創新及應用”項目最終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如今,王進工作室成員從36人增加到了67人,擁有的專利120多項,創造的直接經濟價值近3億元,而像這樣的創新工作室在山東公司目前已有2500多個。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說到創新,國網山東檢修公司首席技能專家李元安有說不完的話。超特高壓變電站的站用變進線柜重達1300公斤,最輕的饋線柜也有600公斤,8名施工人員根本抬不動。李元安帶領團隊研發的“萬向可移動行吊”,不僅輕輕松松的把千金重物“抬起來”,將工期縮短了10天,獲得了“2013年國際質量管理ICQCC鉑金獎”。

    特高壓1000千伏泉城站站長王宏偉也介紹了變電站智能運檢的應用。王宏偉介紹,占地面積202畝的特高壓變電站,四個人進行全面巡視需要8個小時,一次全面巡視結束后,每個巡視人員的步數都接近3萬步。由于全面巡視耗時時間太長,抄錄數據占用精力多。王宏偉引進了兩臺智能巡檢機器人“小白”。


     

    工作人員正在介紹智能巡檢機器人“小白”中國網財經暢帥帥 攝

    王宏偉介紹,兩臺“小白”可以實現對站內全部716個表計讀數的百分百識別、4722個測溫點的百分百覆蓋?!靶“住泵刻煸缟习它c定時出來進行巡視,抄錄巡視范圍內各種表計讀數,晚上八點,小白又定時出來,對全站一次設備開展紅外測溫,省去人工測溫工作。

    站內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小白”讀取的數據和測溫的圖譜都會實時上傳到主控室監控后臺,后臺軟件會進行記錄和分析,并對有異常的數據進行自動報警,提醒運維人員加強注意和現場復核。

     

    展開
    白嫩日本少妇做爰